早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采集耕耘、生息繁衍。考古發現多處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如濮家墩、侯家寨等遺址出土的先民生活使用的原始器具印證著曆史年輪。夏商周時期,這裏分布著一些部落方國,有鍾離國、椒國等。大禹治水"導淮",娶塗山氏為妻,在今鳳陽一帶還有傳說故事。"淮夷"部族經過長期開發和征戰,逐步融入中原華夏文明。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滁地曾是諸侯爭霸的分野。吳楚相爭,攻戰頻繁,這裏先屬吳,後屬楚,故有"吳頭楚尾"之稱。公元前559年,楚國令尹子囊率舟師沿滁河打到吳國的棠(今江蘇六合),當回撤到滁河叫"皋舟之隘"的地方(今南譙區汪郢與全椒縣陳淺之間),被埋伏的吳人打得大敗。
秦漢一統天下分封郡國,江淮地屬九江郡(又曾為淮南國),漢高祖初年置全椒縣,這是市域內建置最早的縣。東漢時九江郡郡治就設在陰陵(今安徽鳳陽以南定遠縣境),那時的建陽、阜陵、東陽、鍾離、陰陵、東城、淮陵等縣,就包括了今之滁州所轄的來安、全椒、天長、鳳陽、定遠、明光等區域。在這片曆經滄桑的土地上,發現多處秦漢時期的古遺址、古墓葬、古文物,印證著當年車轔轔,馬蕭蕭,旌旗獵獵的鐵血場麵,民間至今還流傳著楚漢相爭霸王別姬一路悲歌的故事。定遠有虞姬墓遺址。定遠博物館內存放的漢畫像石在淮河以南絕無僅有。
三國兩晉時期,滁河稱為"塗(chu)水",今滁州一帶稱為"塗中"。三國時,江淮為魏吳爭戰之地,境內置縣多因戰亂而廢弛。曹魏在江淮地區的爭奪,構成對孫吳都城建鄴(南京市)的直接威脅。吳軍截塗水(滁河)築"塗塘",以水代兵,阻擋魏軍。史載東吳與魏交兵,吳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吳王孫權遣兵10萬,作堂邑(滁河下遊今江蘇六合)塗塘,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侵。所謂"塗塘"就是堰滁河水為塘。
兩晉之時,"塗中"為江淮軍事重地。西晉鹹寧五年(279年),晉武帝發六路大軍攻吳,派鎮東大將軍琅琊王司馬伷出擊"塗中"。翌年2月,吳主孫皓遣使獻璽於此地,"一片降幡出石頭"宣告投降。石頭城即東吳都城建業(今南京市),那時的"塗中"之城鎮就是南京的橋頭堡了。
西晉"八王之亂"時,東晉元帝司馬睿為琅琊王、南下建康(南京)鎮東將軍督都揚江明交廣五州諸軍事時,曾在滁州西南山中避難,運籌帷幄蓄勢渡江,在南京建立了東晉王朝。今之滁州琅琊山就是唐代人因晉元帝司馬睿曾"駐蹕於此"而命山名。
東晉南朝270多年間,南方的政治形勢很不穩定,戰爭較多,政權更迭。北方民族不斷南侵,南北割據對峙,大體沿淮河為界,江淮之間首當其衝成為戰亂的前沿。鹹安元年(371年)大司馬桓溫破前秦王鑒、張蠔軍於全椒城內積玉橋。太元四年(379年),兗州刺史謝玄率三萬精兵進駐白馬塘(天長東北)打敗前秦軍隊,安定江北。南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治於塗中鎮(滁州市區)。梁取代齊後,與北魏大體以淮河為界,形成南北對峙。普通五年(524年),梁武帝派大將曹世宗攻魏,收複淮南失地,合並西曲陽、陰陵、東城三縣,設定遠縣,並置定遠郡。大同二年(536年)置譙州。陳太建七年(575年),移盱眙之北譙州於塗中鎮,改稱南譙州。在東晉建立前後的數十年間,中原地區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流向南方,其中有士族地主,也有大量的勞動力,中原地區先進的文化技術也隨之而來,這對於推進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而與南朝統治中心建康一江之隔的"塗中"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成為南北交融的結合部,地位重要,演變加劇。東晉統治者在南渡僑人比較集中的地區設置了與僑人籍貫同名的州、郡、縣以及行政機構,叫做僑置,在當時也造成了一些建置版圖的混亂。塗水領域在這一段時期內,建置迭更頻繁,撤並立州郡縣不斷,曾先後僑置過頓丘、南譙郡等。公元473年,劉宋元徽元年設立新昌郡,新昌城(即今滁城)成為郡治所在。其後100餘年間,又先後設過譙州、南譙州等。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正式設立滁州建置。
自隋初始置滁州至今近1500年,滁州建置雖代有變遷,興廢交替,但滁州之名在唐宋元明清一統朝代卻少有更改。
唐朝時,全國分為十道,市境屬淮南道。唐武德三年(620)年複置滁州,置七縣,即清流、全椒、永陽(三縣隸滁州)、鍾離、定遠、招義(三縣隸濠州)、天長(隸揚州)。其中永陽縣建置於景龍三年(709年),五代十國時期改永陽縣為來安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滁州為永陽郡,劃分江都,六合、高郵三縣地置千秋縣,屬淮南道揚州。天寶七年(748年)因改唐玄宗誕日"千秋節"為"天長地久節",千秋縣亦更名為"天長縣"。
大曆年間(766—779年),隴西人李幼卿任滁州刺史,在滁城西南琅琊山"鑿石引泉",與高僧法琛謀劃設計,營建了一座寺廟,被唐代宗皇帝賜名為"寶應寺"。北宋時改名為"開化律寺",後來被人們習慣稱為琅琊寺。
唐代先後在滁州任過刺史的曆史名人有韋應物、獨孤及、李紳、李德裕等。
唐建中四年(782年),韋應物由尚書郎出任滁州刺史,寫下了千古絕唱的《滁州西澗》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李德裕,唐代名臣,曾兩度任宰相。唐開成元年(836年)任滁州刺史,他在滁期間,整飭治安,清肅盜寇,拆祀建軍營,並在城西北建"懷嵩樓"一座,又名"讚皇樓"。
唐中後期,出現番鎮割據,土地兼並日益嚴重,社會矛盾加劇。天寶元年11月,淮西節度使劉展反唐,攻占滁州。鹹通九年(公元868年),龐勳率農民出身的戊卒起義,義軍將領丁從實率數千人攻破滁州,殺死刺史高錫望。到了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黃巢農民軍掃蕩江淮,攻克滁州。
唐朝滅亡後,經曆了50年南北割據的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滁州先置於唐末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立的吳國統治,後為南方"十國"的南唐政權所轄。(937年)楊行密部將徐溫養子徐知誥(原名李昇),奪取吳政權,都金陵,建國南唐。滁州成為拱衛金陵的江北重鎮,南唐同光元年(923年)在滁州西北關隘處建清流關,雄偉險要,扼南北交通。
柴世宗領導的後周與南唐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率軍破清流關,大破南唐兵馬,攻占滁州城。世宗率軍親征,奪取南唐在江淮的十幾個州縣,南唐求和,後周與南唐隔長江形成南北對峙局麵,滁州成為前沿。柴世宗和後來成為宋太祖的趙匡胤在滁留下很多傳說。如全椒神山寺有一口"柴王井"。
唐宋時期,滁州成為江淮東部重鎮,諸多王候將相、名宦大家在這裏創造了赫赫經典史事,留下無數燦爛華章。
北宋統一後,改道為路,宋代地方上有路、府、州、軍、監之設。監設於礦冶、牧馬、鑄錢、產鹽地區,軍設於要衝之處。監、軍多與府、州同級,府多設於較大而重要的州,各級長官稱為知某府事、知某軍州事、知某縣事等。路在府州之上。市境分屬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建隆元年(960年)滁州領清流、全椒、來安三縣。
北宋統一後近百年之間,江淮地區不見幹戈,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一批賢臣先後任職滁州。至道元年(995年)。王禹偁貶守滁州,善政愛民,深得後來的歐陽修景仰。王歐兩人被滁州人稱為"二賢"。包拯也曾任過定遠和天長知縣。慶曆五年(1045年)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歐陽修任滁州知州,寬簡施政,寄情山水,與民同樂,寺僧智仙為其建醉翁亭,歐陽修為此寫下了留芳百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他又在豐山之側建立了豐樂亭、醒心亭,並撰《豐樂亭記》、《菱溪石記》。
歐陽修知滁是滁州曆史上輝煌的一頁。《醉翁亭記》使滁之山水天下揚名,歐陽修在滁期間,吸引了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對滁州的關注,或來遊、訪歐,或詩文唱和,如梅堯臣,蘇舜欽、韓琦、富粥、範仲淹以及政見不同的王安石,還有後學門生如曾鞏、蘇軾等人。歐陽修逝後,蘇軾應滁州知州王詔之請,將"兩記"寫成碑帖,鐫刻於石碑上,"歐文蘇字"珠聯璧合,成為世代瑰寶。
南宋時,江淮一帶又成為宋金對壘的前沿,滁州城先後九次被金兵所陷,百姓外逃,城垣殘破,生產力受到破壞。滁州大地同時成為抗金的戰場。主戰派將領嶽飛、韓世忠、張俊、李綱、楊沂中等,曾在江淮間給金兵以重創,天長、滁州、定遠、全椒等地都發生過激戰。乾道八年(1172年),辛棄疾出任滁州知州,簡賦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發展生產,組織民眾訓練軍事,抗禦金兵,並向朝延上策"守江必先守淮",再收複中原。辛棄疾還在滁州建起一座"繁雄館"和一座"奠忱樓",寫下了充滿收複失地之情的《聲聲墁·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等詞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舉南侵,南宋叛將李成領兵攻打滁州。知州向子伋麵臨大軍壓境,誓不投降,率滁軍民在琅琊山摩陀嶺一帶壘石築寨,抵抗強敵,最終壯烈陣亡。
南宋末年,蒙古兵兩度攻入滁州。鳳陽人薑才成為江淮一帶抗元英雄,後在泰州英勇就義。南宋末年,朝延還有一位剛正不阿的宰相,定遠人董槐,他在位為官40年,盡職盡忠,愛國恤民,晚年辭官回鄉,品行可佳。
唐宋時期600年間,滁州經濟社會發展與遭受破壞交替出現。
唐代前期和北宋前期,由於統治新政和社會相對安定,江淮地區農業、水利、手工業在前代基礎上有所發展,田畝擴大、戶口增加,城鎮形成規製。滁州城池格局形成於唐初。據《兵要地誌》記載,唐武德三年(620年),城垣築有子城、羅城、月城;永徽年間(650—655年),向東北擴展,城周達7裏258步,呈"申"字格局,四門均設城樓。北宋時期,城池又幾經修茸擴建。自歐陽修治滁始,滁州因名人效應和山水景觀而成為北宋中後期的一座文化名城。《新唐書.地理誌》記載"滁州有銅坑"。琅琊山銅礦古采坑中曾發現隋唐時期瓷片等遺跡。
唐宋時期,南北方經濟文化進一步交融,北宋末"靖康之難",以及其後一段時間,發生了中國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兩晉時期)。經濟、政治、文化重心不斷南移。滁州因地處江淮間,滁河水路連通長江,陸路交通驛道扼守南北,護衛金陵,成為渡江涉淮的跳板,南北交彙的結合部。經濟、文化、技術具有很強的過渡性,而缺乏相對的區域獨立性和長期穩定性。
地理區域的特點,常常使滁州成為割據和爭奪的戰場,"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南宋以後宋金南北對峙,滁州一帶兵禍頻仍,經濟、民生每每遭受嚴重破壞。
元朝創立行省製,市境屬河南江北行省之揚州路滁州(領清流、全椒、來安三縣)、安豐路濠州(領鍾離、定遠二縣)、淮安府泗州(天長縣屬之)。
朱元璋起兵後在滁州奠定了建立明王朝的軍事政治基礎。元至正十三年,朱元璋率兵攻占滁州,郭子興也率部移駐滁州。至正十四年十月,朱元璋在滁設伏兵打敗元朝丞相脫脫,次年,在滁州建太陽翊元帥府,率軍渡江攻打元軍,此後,又迎小明王韓林兒入駐滁州。跟隨朱元璋起兵征戰南北的許多將領都是滁州籍定遠、鳳陽人,如李善長、徐達、湯和、沐英、胡惟庸、藍玉等,成為明朝的開國功臣。
明朝建立以後,滁州成為京畿輔地。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已故的郭子興為滁陽王,在滁州建滁陽王廟祭祀。明朝洪武六年,兵部在滁州設立管理放牧繁殖軍馬的機構—太仆寺。令滁州軍民養殖馬牛。
明朝一些要員往來於中都、滁州、南京之間,如宋濂扈從太子經滁州遊琅琊山,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曾在滁州講學,收羅戚賢等一批弟子,影響很大,王陽明離滁州後,滁州人在其講學處建"陽明祠"以記之。江南才子文征明父子都與滁州結下了諸多緣分,在滁州留下詩文碑刻。陳璉、胡鬆為一代名宦。南太仆寺少卿馮若愚在醉翁亭內建"寶宋齋",保護"歐文蘇字"。
洪武七年,朱元璋罷建中都城,改設中立府,並析虹縣一部置鳳陽縣。不久改中立府為鳳陽府,府、縣同治新城。鳳陽府初領九州十八縣,後領五州十二縣,市境均為鳳陽府轄。鳳陽的明文化氣勢恢宏,對周邊地方影響深遠。
滁州與南京的曆史淵源由來已久。洪武二十二年改滁州為直隸州,直隸於南京,領來安、全椒二縣。市境其他州縣仍為鳳陽府管轄。
明朝後期,崇禎八年(1635年),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農民軍一部進占江北,次年正月攻滁州,太仆寺卿李覺斯知州劉大鞏等率眾守城,明總督盧象升率部駛援滁州,在城東至珠龍橋一帶大戰,打敗農民軍。
清朝實行省、道、府、散州四級行政體製,市境初屬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清初廢臨淮縣,其地並入鳳陽縣。康熙六年(1667年)置安徽省後,改屬安徽省,境內置縣有滁縣、全椒、來安、鳳陽、定遠、天長等。
清代在滁州史冊上值得提及的事情,一是文化,二是軍事。三是交通。
軍事上主要是鹹豐到同治年間清政府與太平軍的戰爭。鹹豐三年(1853年)四月九日,太平軍將領李開芳、林鳳翔率部攻下滁州,嚇死滁知州。鹹豐八年三月,李秀成部攻占滁州,四月,太平軍與吳棠的團練戰於滁州北門外。八月,太平軍主將陳玉成、與李秀成率部在烏衣大敗欽差大臣德興阿、勝保所帥清軍三四千人。後來,太平軍在滁州的守將李昭壽叛變降清,改其部稱"豫勝營",與太平軍陳玉成部發生幾次攻防戰。滁州城屢遭戰火,破敗不堪,琅琊山慘遭兵燹。醉翁亭、琅琊寺再化焦土。百姓生靈塗炭,紛紛逃亡(所謂"跑長毛反")。同治年間,滁州居民隻剩下十分之三四,河南光州、安徽安慶等地人大量遷來滁州。
晚清時期,滁州也出現一批治亂世能臣,如吳棠、呂本元等,他們與李鴻章關係甚密。
文化上以全椒、天長文風為盛。先後出來一批文化世家名人。如天長狀元戴蘭芬、女學者王貞儀、"工詩文書畫"的小說家宣鼎、全椒"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的吳氏宗族,吳敬梓於落魄之中寫出來驚世駭俗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300年來,以各種文本傳遍世界。還有定遠方氏,方浚頤先官後文,成果卓著。
太平天國戰亂之後,薛時雨四處奔走,化緣籌款重修醉翁亭記,曾國藩、李鴻章、劉鳴傳等封疆大吏都慷慨解囊。
這裏要說一下達修和尚(1876-1940),二十八歲受知州熊祖怡之邀住持琅琊寺,直到六十四歲去世。大半生的命運都與山林古寺契合,為清末至民國前期琅琊寺的重建興盛立下了不朽功德。今天我們在琅琊寺祇園內看見的民國巨型摩崖,可以說是達修的功德碑。
交通上,清末開通津浦鐵路,宣統二年(1910年),九月初四,浦口至臨淮關段(經滁州城東關)售票搭客。自此,滁州竹籃、菊花藥材等土特產開始銷往南北各地。津浦路沿線門台子、臨淮關、滁縣等城鎮有外國資本和民族資本開辦了火柴廠、麵粉廠、烤煙廠等企業。
辛亥革命前後,皖東革命誌士方紹舟等追隨孫中山先生,反清、討袁,光複起義,革命黨人活動頻繁。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皖東青年學生積極響應,新思潮在皖東傳播很快。1926年,鳳陽、滁州先後成立中共黨組織。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到達滁縣活動。5月28日下午,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乘鐵甲專車北上停靠滁縣火車站,乘轎去琅琊山遊覽醉翁亭。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領滁州城,皖東各地先後論陷。日軍在皖東暴行累累。在抗日戰場上,國民黨軍隊(李宗仁指揮的第五戰區)在津浦鐵路南段和淮河一線進行了激烈的阻擊戰。皖東民眾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湧,人們用大刀、長矛、紅纓槍、土槍土炮同侵略者進行殊死搏鬥。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遊擊隊,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建立了津浦路東、路西抗日根據地(後統稱淮南抗日根據地)。劉少奇、羅炳輝、方毅、張雲逸、張勁夫、鄭位三、劉順元等人曾在這裏戰鬥。藕塘烈士陵園和半塔紀念碑昭示著先烈們的英雄業績。1945年8月,抗戰勝利。1946年,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新四軍主力北撤,堅持深入敵後遊擊戰,反"清剿"恢複淮南解放區,支援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迎接全國解放。1949年1月皖東全境解放。
民國元年(1912年),安徽省廢道、府、州、廳,各府州縣直屬省府,滁州改為滁縣。民國3-7年,北洋政府實行省、道、縣三級行政體製,市境各縣均屬安徽省淮泗道(道尹駐鳳陽)。民國21年,析盱眙、滁縣、定遠、來安等四縣地置嘉山縣。同年安徽省劃分為10個行政專員督察區,其中鳳陽、定遠屬第四專區,其餘各縣屬第五專區(專署駐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