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205044/201711-63967 | 信息分类: | “双创”政策与推进 |
---|---|---|---|
内容分类: | 综合政务,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发文日期: | 2017-11-27 |
发布机构: | 英国365bet网址(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17-11-27 |
生效日期: | 2017-11-27 10:12:05 | 废止时间: | 五年 |
文号: | 无 | 关键词: | 滁州市 创新发展行动 推进情况 报告 |
名称: | 关于滁州市创新发展行动推进情况报告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统筹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人才招引吸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取得了较好成效。1-9月份,全市战新产业实现产值577亿元,增长24.8%,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8.4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5位、第4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94.5亿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20.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7.6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3.1%,创新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断显现。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统筹推进创新发展
1.强化统筹推进。今年以来,我市分别召开了全市创新发展大会、旅游业发展大会和制造业发展大会,对创新发展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指明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发展的推动引领。市政府成立了创新发展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创新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市创新发展行动2017年工作要点》及13个重点工程施工方案,强化了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保障。
2.完善政策体系。全市上下牢牢扭住政策创新这个“牛鼻子”,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加速形成推进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市本级出台了《滁州市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滁发〔2017〕9号)及天使投资、人才招引、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等17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我市“1+4+17”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政策围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高层次团队引进、科技项目争取等方面,进一步破除人才、资金等要素瓶颈,努力形成全社会创新合力。各县市区和市直园区围绕市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
(二)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1.强化研发机构建设。围绕优势产业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质检中心等研发机构,新增省工程实验室2家,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9个,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23家,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9家。天长经开区更名为安徽滁州高新区,并经省政府同意申报国家高新区,目前正在准备科技部专家组现场考核。
2.建设“双创”平台。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载体,新建各类创业平台6个、改建1个;2家众创空间正在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众创空间正在申报省级众创空间,1家孵化器正在申报省级科技孵化器,新认定市级众创空间5家,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营众创空间13家。1家企业获批为国家级“星创天地”。8月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中,苏滁产业园艾贤磁体器件科技有限公司荣获成长企业组冠军,市经开区通用生物系统有限公司总分第三,成长企业组前三名滁州占据两席。
3.加强特色小镇建设。制定了《滁州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发挥规划建设作用推进全市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立足产业“特而强”、机制“新而活”,重点培育铜城镇、汊河镇、炉桥镇等特色产业型城镇,半塔镇、女山湖镇等旅游型城镇,乌衣镇、潘村镇等新型工贸城镇,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和经济新增长极。汊河镇在住建系统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评选中,获选全国特色小镇。冶山玩具小镇在发改系统第一批特色小镇申报中通过专家评审。
(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深化产学研合作。各地各部门积极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1-9月份,全市共组织产学研集中活动37场,对接技术转移项目16个,解决企业技术需求65项次,技术合同登记29项,技术交易额达3.9亿元。全市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60%以上建立了研发机构,55%申报了专利或开发出新产品。
2.加大研发投入。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约35亿元,较上年增加13亿元,预计2017年全社会RD占GDP比重全省排名第6,前进两位。1-9月份,全市共申请发明专利4545件,居全省第3位;授权发明专利412件,居全省第4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71件,居全省第4位,发明专利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靠前位次。通过整合政策资金,市本级科技专项预算提高到1亿元,预计可带动全市研发经费投入26亿元。
3.强化科技金融创新。一是加快设立运营产业基金。市、县两级政府通过出资引导,已设立基金14只,总规模56亿元,实际到位32亿元,初步形成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产业基金集群。二是创新设立金融产品。创设服务科技型企业金融产品“滁科贷”,补偿金总规模1000万元,可贷额度1亿元,对首批符合条件的4家企业放款800万元。三是谋划建立科技企业“续贷过桥”基金。设立科技型企业续贷过桥基金,通过分批注资,不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
(四)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1.强化三重一创建设。一是强化省级基地示范引领。1-9月,市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基地实现产值323.9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同比增长35%,智能家电产业成为带动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是省级重大工程开局良好。全椒南大光电承担的关键电子材料产业化项目获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1-9月份,关键电子材料产业化重大工程实现产值4.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5%,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是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群。市财政设立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专项资金4000万元,带动县市区1:2配套,着力建设滁州新能源汽车、全椒电子核心材料、来安轨道交通装备、天长智能测控装置、明光凹土新材料、凤阳硅基新材料、定远盐化新材料和琅琊新型功能纺织材料等首批八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四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开展“千亿技改”工程,推动家电、汽车装备、食品等领域企业开展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化改造,全面布局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9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00亿元。全柴动力大中型农业装备用柴油机智能化工厂、康佳电子NB-IoT显示终端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国家智能制造项目,获得补助资金3300万元。五是大力推进省“大新专”项目建设。1-10月份,全市纳入省调度的大新专项目开工196个,占年度计划的103%;竣工110个,占年度计划的102%;完成投资78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项目总数、竣工数量和完成投资分别位居全省第5位、第4位和第3位。
2.加快农业创新发展。一是推进绿色增效示范行动。全市建立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30个,天长市整市实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攻关,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3个、省级标准果园1个。二是培育农产品品牌。全市获“三品一标”认证88家,建立乡镇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101套,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10月底,全市家庭农场新增1318家,总量达到6416家,位居全省第三;农民合作社新增532家,总量达到6210家,居全省前列。四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天长市农村“三变”改革省级整市试点、定远县国家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来安县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国家级整县试点和全市10个村市级试点等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3.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印发了《关于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全市参与军民融合发展企业30多家,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学会军民融合推进委员等中央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宁洛高速扩容改造工程、宿扬高速天长段、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滁州硅基新材料等一批项目挤入《省“十三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
4.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琅琊山、小岗村5A级创建工程,积极争取琅琊山醉心谷、明中都城遗址国家考古公园等纳入省旅游业“五个一批”建设工程。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大唐樱花旅游节、三界外油菜花节等地方民俗文化影响不断扩大,滁州旅游形象宣传片《滁非绝色》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广告实效案例大奖。旅游项目推进顺利,全市新增旅游项目21个,在建旅游项目95个,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
5.实施电商滁州建设工程。市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的中国(滁州)食品电商运营中心正积极筹建。天长电商产业园、明光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滁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快建设,31家外贸企业通过网来云商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市场,覆盖欧美、日韩、中东、南美、印度和俄罗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扬子空调、兴业科工贸、索亚装饰材料等上线企业均成交出口订单500万元以上。
6.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天长市获批安徽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批为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并入围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名单。市经开区全国智能家电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规划通过论证。
(五)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一是完善人才政策。制定《滁州市院士助滁行动方案(暂行)》、《滁州市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招引行动方案(暂行)》、《滁州市博士引进行动方案(暂行)》、《滁州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强化引才用才政策保障。二是积极招才引智。全市共对接洽谈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14名,其中已签订合作意向协议7名;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2名(全市目前共16名);引进博士等高级人才90余名,项目涉及石墨烯、无人机、无线充电、无人驾驶、VR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
二、存在问题
(一)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全省国家级创新平台共计148家,我市仅全柴、扬子等2家,占全省总数的1.3%;全省省级创新平台1812家,我市共全柴、鲲鹏等120家,占全省总数的6.6%。全省院士工作站148家,我市10家,占全省总数的6.76%;全省博士后工作站180家,我市13家,占全省总数的7.2%。创新研发平台数量少,层次低与我市经济发展态势极不相称,已成为制约我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产学研合作仍需深化。滁州已经成为长三角协调会成员城市并加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100公里范围内有79所高等院校和83名两院院士,但目前我市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分别仅有10家和13家,大部分县市区与中科院等一流院所的合作仅处于起步阶段,政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合作空间亟待挖掘。
(三)金融支撑尚显不足。全市虽然已设立了14只产业基金,但目前仅有中安创业和浚源、天使等少数基金投入运营,且推进速度不快,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2016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18.79亿元,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分别相差85.3亿元、41.67亿元、11.28亿元和1.15亿元,融资不畅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难度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认真谋划出台第二批配套文件。在金融方面,设计续贷过桥等政策措施,加大科技项目扶持力度;在服务方面,出台政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工作推进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后补助”范围,激发创新主体潜力。
(二)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加强与中科院等一流院所合作交流,重点围绕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人才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结合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工业园区与一流院所、亿元企业与研发创新团队合作模式。加快人才招引,完善落实人才政策,强化人才的“柔性”引进,推动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
(三)强化科技金融支撑。积极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推动已设立的天使基金尽快发挥引导作用,加快设立并运作好产业基金、众创平台等,加大企业上市培养力度,用好“4321”、“过桥续贷”等金融政策,强化用地保障,通过政策引导和政策扶持,增强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成长动力,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做好“四送一服”工作。要大力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使企业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开展送政策进企业进园区活动,通过送新发展理念、送扶持政策、送高科技项目、送发展资源,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尽快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全社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