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205044/201712-14758  信息分类: 新产业新功能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 2017-12-14
发布机构: 英国365bet网址(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7-12-14
 生效日期: 2017-12-14 17:31:47  废止时间: 五年
号:  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称: 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和对策分析

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和对策分析

英国365bet网址信息公开www.mympjj.com2017-12-14 17:31
【字体:

2010年10月,我国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文件,决定实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市战新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优的新态势,在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全市经济创造出好于同期、高于预期、快于全省的成绩,发挥了重要的支撑性作用。

一、   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十二五”期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由2011年的273.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638.5亿元,年均增长18.5%,高出同期工业平均增速5.6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为39%,拉动工业增长4.6个百分点。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标准,20171-6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数为220家,累计完成产值325.7亿元,同比增长17.4%,总量居全省第五位,增速第十一位。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目前是全市新兴产业中第一大产业,企业数和产值均居首位,拥有企业60家,1-6月份累计实现产值138.7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41.7%。传统企业大多集中在天长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康佳电子、长电科技、蓝德等企业为代表,产品以液晶电视、集成电路封装、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为主。近年来,南大光电、科华微电子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电子材料龙头企业在全椒落户,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新生力量。

2、新材料产业。目前拥有企业53家,1-6月份累计实现产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30.7%,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31.1%。传统企业大多集中在天长市、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天康股份、天大铜业、昭田磁电等企业为代表,产品以铜基材料、磁性材料、铁基新材料为主。近年来,我市通过外部招引和内部培育,建设了众望科希盟高分子复合材料、金春无纺新材料、天鼎丰非织造新材料等一批新材料领域的重大项目,达产后将成为我市新材料产业的后起之秀。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目前拥有企业59家,1-6月份累计实现产值52.8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15.9%。企业大多集中在天长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谯区、全椒县和来安县,以全柴集团、铁洪轨道为代表,产品以工程机械用发动机、轨道交通装备为主。同时,各地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积极谋划转型,凤阳、明光、南谯均谋划建设了航空产业园,积极布局通用航空产业。

4、生物产业。目前拥有企业20家,1-6月份累计实现产值11.9亿元,同比下降2.3%,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3.6%。企业大多集中在天长、明光两市,以济丰药业、康宁实业、康达医疗等企业为代表,产品以生物制品、医药为主。2016年,由天大集团与美籍华人田敬东博士共同投资设立了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原核蛋白,合成引物、基因,分子生物学制剂及产品,为省内首家从事该项业务的企业,发展前景较好。

5、新能源产业。目前拥有企业13家,1-6月份累计实现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3.8%。企业集中在天长市、全椒县,以旭腾光伏、英发太阳能等企业为代表,产品以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为主。

6、节能环保产业。目前拥有企业16家,1-6月份累计实现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21.2%,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3.2%。企业集中在明光等地,以留香泵业、明瑞过滤器等企业为代表,产品以真空设备、净化设备等为主。

7、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拥有企业5家, 1-6月份累计实现产值2.48亿元,同比增长72.9%,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0.7%。但近年来招引了鸿创新能源汽车、嘉安电动汽车、瑞能新能源汽车、北汽银翔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发展势头较好。(详见下表)

 

 

2015

2016

20171-6

企业数(个)

产值   (亿元)

增速(%

占比(%

企业数(个)

产值     (亿元)

增速(%

占比(%

企业数(个)

产值   (亿元)

增速(%

占比(%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94

253.6

18.6

1.2

97

291.2

16.3

45.6

60

138.7

13.6

41.7

新材料产业

49

128.9

56.4

21.5

58

190.4

45.4

29.8

53

103.2

30.7

31.1

高端装备制造业

51

88.5

19.4

5.5

59

95.9

6.0

15

59

52.8

12.6

15.9

生物产业

17

26.4

3.1

20.9

20

28.2

4.8

4.4

20

11.9

2.3

3.6

新能源产业

8

10.8

46.6

1.6

10

18.7

64.9

2.9

13

12.7

22.3

3.8

节能环保产业

11

13.3

7

49.1

9

13.8

17.7

2.2

16

10.5

21.2

3.2

新能源汽车产业

 

 

 

 

1

0.26

-12.4

0.0004

5

2.48

72.9

0.7

合计

230

521.6

25.5

 

254

638.5

22.3

100

226

332.7

 

17.4

(二)集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十二五”以来,按照“专业、集群”的原则,以全市14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为平台载体,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引导和支持各开发园区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为代表的一批配套完善、成长性好的产业基地,部分产业成长为全市发展的支柱产业。滁州经开区绿色食品基地拥有雀巢、银鹭、养元饮品、盼盼食品、东鹏特饮、雅客食品、蜡笔小新等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和嘉美印铁、吉源印铁、宏全食品等配套企业等100余家,2016年实现产值61.8亿元。天长智能仪器仪表基地依托天康集团、蓝德集团、春辉仪表、安徽埃克森和鑫国集团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2016年实现产值320亿元。来安汊河轨道交通基地初步形成了铁路客车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入驻盛世高科、远嘉轨道、华非铁路、瑞发轨道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相关企业90家,2016年,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此外,苏滁园大健康产业、定远化工新材料、凤阳硅基新材料、全椒先进工程机械等基地也成长明显,同时,我们以开发区园中园和专业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一园一品”、“一镇一品”、“特色小镇”,形成了绿色照明、电子元器件、医药医疗用品等30个左右的产业集群,努力推进战新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兴化。

(三)省级智能家电产业基地引领作用凸显

2015年,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基地成功获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为首批省级14个战新基地之一。基地获批以来,呈现出企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加速的良好态势,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基地已拥有博西华、康佳等主机企业10家。2016年,彩电产量达到448.3万台、冰箱201.6万台、空调140.9万台、洗衣机175.5万台、吸尘器25.9万台。拥有长电科技、立讯精密、鲲鹏装备等配套企业200多家,电冰箱、空调、彩电的本地配套能力分别达到80%70%80%,初步形成以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等大家电为主导,以吸尘器、热水器等小家电为补充的从装备制造到生产、研发、设计、检测的全产业链体系。2016年,基地实现规模工业产值411.1亿元,增长13.9%;实现税收13.57亿元,增长4.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增长41%20171-6月,智能家电基地拥有企业102家,产值累计达到228.2亿元,同比增长16.7%

(四)重大项目带动辐射性增强

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要素资源,坚持扶大扶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共拥有企业172家,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的76%,累计实现产值294.7亿元,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的88.6%,不断发挥优势企业和优质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

1、龙头企业成长明显。2016年,康佳电子实现产值116.8亿元,为我市唯一产值超百亿企业;博西华、天康股份、蓝德集团、猎豹汽车、天大集团、中普石油等6家企业产值超50亿元。20171-6月,康佳电子实现产值68亿元,安徽猎豹实现产值58亿元,中普石油实现产值37.4亿元,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滁州市东菱凯琴集团综合性家电工业园、亚太水务环保设备制造项目、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铜杆连铸连轧项目、滁州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分子材料和工程塑料等重大项目竣工,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3、部分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期间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总投资2亿元的纳米光电量子点产业化项目一期、总投资5亿元的瑞科特智能电气设备产品制造工程、总投资4亿元的众望科希盟含氟高分子材料制造等项目持续推进;总投资25亿元的沃特玛新能源汽车电芯制造、总投资39亿元的扬子汽车新能源电动防撞物流车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永强汽车水陆两栖军民两用全地形车生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增强了新兴产业发展后劲。

(五)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战新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引进了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验检测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公共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正在加快推进苏滁智能装备研究院、先进机器人技术研究院、省玻璃容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滁州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安徽轨道交通装备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为战新企业的技术突破提供科技研发和创新支撑。二是推动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认真落实省科技创新“1+6+2”政策,加大市县两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达到146家,组建战新产业技术联盟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6%2016年以来,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总数达230家,居全省第四位。三是创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研究制定我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滁州市创新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滁州市创新发展行动2017年工作要点》及重点工程施工方案,出台了《滁州市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滁发〔20179号)及天使投资、人才招引、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等配套文件,形成了我市“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了创新创业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偏少偏小

龙头企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很深的影响、号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滁州市已培育康佳电子、博西华、天康集团、天大集团、全柴集团、蓝德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但企业总体规模依然较小,100亿元以上企业仅康佳1个,50亿元以上企业仅有6个,缺乏一批支撑能力强的100亿、50亿、10亿的企业群体,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力与推动力不足 ,产业集聚发展能力较弱,整体竞争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不优

滁州市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软硬结构失衡,虽然滁州市已经形成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大部分都是传统加工产业,增加值率偏低,各类企业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企业大部分是从事硬件的生产,而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很少;二是产业类别少,缺乏高端制造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规模小。

(三)核心产业链不完善

滁州市各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有限,大多数只具有低层次的加工组装能力,主要的优势集中在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而附加值高的两端“研发和销售”明显不足,关键配套环节缺失,技术密集型的空调压缩机、芯片设计、显示屏等关键零部件成为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在滁州市内出现产业链中断,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协同效应,制约了产品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从而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四)高层次人才不足

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结构升级。滁州缺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效发挥人才的环境;高层次人才招聘困难,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缺乏能占领科技和市场前沿、能组织领导重大工程和攻关项目的技术带头人,以及核心技术开发的人才。

二、   对策建议

(一)抓政策落地,强化要素支撑。

积极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推动已设立的天使基金尽快发挥引导作用,加快设立并运作好产业基金、众创平台等,加大企业上市培养力度,用好“4321”、“过桥续贷”等金融政策,强化用地保障,通过政策引导和政策扶持,增强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成长动力,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实施一批重点人才引进项目,发挥职教资源优势,加快职教大市、技工大市建设。

(二)突出产业特色,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以园区为主平台,努力推进战新产业发展基地化、规模化、特色化、集聚化、创新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全面提升战新产业基地发展水平。着力加强省级智能家电基地建设,努力打造转型升级的引擎。按照省级重大基地的标准积极培育建设现有滁州新能源汽车、全椒电子核心产业、天长智能测控装置、来安轨道交通装备、琅琊新型纺织材料、明光凹土新材料、凤阳硅基新材料、定远化工新材料等8个市级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形成梯次推进的战新产业发展格局。

(三)加强招商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把握国家、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加强与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对接,争取新引进的的惠科电子等技术含量高、牵动性强龙头企业顺利落地。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加强我市特色战新产业重大项目的招引,不断壮大基地和集群规模。

(四)促进科技创新,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顺应互联网+趋势,把依靠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位,大力推进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企业技术平台建设,大力营造双创环境,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两个环节,集中力量推进一批优势企业和关键项目,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推动战新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尽快成为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引领。

  

 

 

                            2017年8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