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205044/201712-13184 | 信息分类: | “双创”政策与推进 |
---|---|---|---|
内容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文日期: | 2018-03-01 |
发布机构: | 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 | 生成日期: | 2018-03-01 |
生效日期: | 2018-03-01 17:41:10 | 废止时间: | 五年 |
文号: | 无 | 关键词: | 创新发展 |
发布人: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审核人: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一、 滁州市创新发展背景及总体情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放大的阶段,跨越这个阶段,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将呈现新常态,增长平稳、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并面临多重挑战。安徽省抢抓机遇,深入剖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创新创造中培育新优势,将新愿景转化为新成果。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滁州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将创新发展作为滁州赶超跨越的关键之举,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三重一创”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引进为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效逐步凸显。今年1-6月,滁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产值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增加值居全省第4位,创新发展成为推进滁州发展的新动能。
(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年初,滁州市召开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对创新发展工作进行动员,指明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发展的推动引领。成立了市创新发展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机制;明确了创新发展13个重点工程的牵头领导和牵头单位,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时间节点,为创新发展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1、顶层设计趋于完善。制定了《滁州市创新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滁州市创新发展行动2017年工作要点》、《滁州市创新发展重点工程施工方案》,确定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确保工作有部署、督查有依据。
2、配套政策逐步健全。出台了《英国365bet网址关于加快建设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滁政[2016]105号),全面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出台了《滁州市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滁发〔2017〕9号)及天使投资、人才招引、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等配套文件,形成了我市“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政策围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高层次团队引进、科技项目争取等方面,不断提高政策含金量,加快形成全社会创新合力。
3、创新投入持续增加。通过整合政策资金,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市财政科技专项预算由2015年的1070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1亿元,预计可带动全市研发经费投入26亿元;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2017年安排预算4000万元,用于促进战新产业集聚发展。
(三)创新发展的内涵外延趋于丰富。
1、体制创新出现亮点。凤阳县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延续了改革创新的优良基因,以打造西部大工业基地为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将凤阳经济开发区、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凤阳硅工业园、凤阳循环经济产业园4个园区整合组建“淮滨新区”,大庙石英砂加工集中区作为原料基地,其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新区,建立了“一区四园,统分结合、分园建设”的管理体制、“充分授权、封闭运行、精干高效”的运行机制、“责任清晰、目标明确、步调一致”的保障机制,构建了“一区四园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机制创新有所突破。我市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机制,首创“滁科贷”金融产品,主要在传统贷款基础上,由政府风险补偿金增信一倍,达到“在原抵质押物基础上,贷款额度增加一倍”或“在原贷款额度基础上,抵质押物减半”的效果,并约定贷款利率在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不超过30%,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7年首批风险补偿基金700万元,商业银行按10倍放大,提供授信7000万元。截至目前实现放款5户,累计金额1000万元。
(四)创新发展的平台载体不断增加。
1、创新平台数量持续增加。围绕优势产业加快建设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数量由2015年的109家增加到目前的171家。今年以来,新申报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3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新增6个院士工作站;培育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获批重点实验室1个。
2、双创平台质量较高。围绕双创,打造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营众创空间8家,“天长汇”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企业进入首批国家级“星创天地”计划;推荐申报3家“星创天地”。
3、技术转移平台逐步完善。围绕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推进技术转移平台建设,谋划搭建网络技术交易平台,开展“互联网+技术转移”工作,建立开放式的技术交易市场。
(五)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逐步增强。
1、创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采取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年述职工作法,辅以召开现场会,实地调研人才承接企业等方式,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将院士助滁、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招引和博士引进三大行动推向深入。编制并发布了全市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制作人才宣传手册。积极与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对接,开展宣传推进活动,签订人才合作协议。成立招才引智小分队,举办“人才科技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院长论坛”,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招引活动。
2、提升人才工作管理水平。研究出台了《滁州市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办法》、《滁州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通过项目化管理方式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统筹协调,提升人才工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规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截止7月底,我市通过实施“三大行动”,对接洽谈院士13名,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名(全市目前共14名),引进博士68名,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创新发展的成果形式丰富多样。
1、主要创新发展指标进入全省前列。2016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5家,总数达230家,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1424.9亿元、316.9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建成院士工作站10家,居全省第3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8170件、1190件,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3位;全省发明专利授权十强县我市独占四席;“科技路路通”服务站点率先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2、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我市已与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航天可供集团第二研究院、中科院化学所等5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先后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 产学研掂对点合作活动100余场次,成功举办了“滁州汽车和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南京都市圈汽车产业合作对接会”等大型产学研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
3、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先后组织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与在滁企业开展定向帮扶,集中解决了技术研发中的500多个难题,其中150家企业与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成立了产业技术战略联盟7个。市政府高位推进与中科院“02”专项办公室的联系对接,目前已在全椒县建设了以南大光电、科华微电子等为龙头企业的关键电子材料产业基地,积极争取“02”专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基地转化,并将该基地列入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支持范围,2017年给予590万元战新引导资金扶持,将关键电子材料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新的增长极进行重点打造。
二、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近年来全市创新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创新发展的基础仍比较薄弱,结构短板依然明显,特别是与先发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政府部门认定的创新研发平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10种形式。其中,全省国家级平台共计148家,我市仅全柴、扬子等2家,占全省总数的1.3%;全省省级平台1812家,我市仅全柴、鲲鹏等120家,占全省总数的6.6%。全省院士工作站148家,我市仅10家,占全省总数的6.76%;全省博士后工作站180家,我市仅13家,占全省总数的7.2%。创新研发平台建数量少,层次低与我市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极不相称,已成为制约我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产学研合作仍需深化。滁州已经成为长三角协调会成员城市,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核心层城市,50公里范围内有79所高等院校,83名两院院士。但目前我市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分别仅有10家和13家,大部分县市区或园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一流院所的合作仅处于起步阶段。同时,2015年,全市工业企业与国内研究机构合作费用同比下降18%,与国内高等学校合作费用同比下降41%,与我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势头不相匹配,合作空间亟待挖掘。
(三)金融支撑略显薄弱。全市虽然已设立了14只产业基金,总规模已达到70.33亿元。但目前仅有中安创业和浚源、天使等三只基金投入运营,且推进速度不快,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2016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18.79亿元,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分别相差85.3亿元、41.67亿元、11.28亿元和1.15亿元,缺少有力的金融支撑,企业创新活动能力有限,科技成果转化难度较大。
(四)体制机制创新仍是短板。在创新发展总体工作中,科技创新是重点,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从目前推进情况看,科技创新活动较为活跃,已走在前列,但体制机制创新总体推进进度慢于科技创新,且大部分的体制机制创新活动为国家、省统一部署,滁州首创的体制机制相对来说较少,体制机制等创新不快与科技等创新较快的矛盾日益凸显。
三、加快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
1、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倡导创新文化,形成鼓励创新、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以改革为突破口,强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和动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鼓励创新的保障机制,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
2、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鼓励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向社会开放,引导高校、各类研究院所向公众提供必要的服务,鼓励各行业人才智力资源有序流动,真正做到创新资源和要素开放共享。
(二)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滁州市应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及“三圈”内优势创新资源,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及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示范项目的实施,力争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建设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研发(工程)中心、孵化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小核心、大网络的创新资源整合互补效应,弥补创新研发投资的不足,完善创新载体的建设,显著促进区域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三)加快提升产业集成创新能力。
1、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和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建立产业发展梯队。加大对新兴产业培育扶持,形成有产业龙头、有企业中坚、有项目孵化的快速成长局面。
3、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在智能家电、硅基材料、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加快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加强同行业企业间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产业集成创新,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补齐因高端人才短缺带来的原始创新不足短板。
(四)加大金融支撑力度。
1、大力推动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规模较大的银行组建科技企业专职团队,负责科技企业授信业务,设置合力的授信方案,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满足科技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股权、应收账款等新型抵质押融资方式。
2、探索设立专门服务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由政府主导整合相关资源,吸收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科技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为我市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融资服务。
3、健全股权投资基金体系。鼓励探索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发展全链条、对接企业上市挂牌全过程的类别期权的市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